您好,欢迎访问开云真人官网!
全国咨询热线+86 0000 88888
开云真人

新闻动态

NEWS CENTER
开云真人天华25 周年专辑——人、企业、城市持续发展 《时代建筑》2022年第5期副刊
发布时间:2023-11-19 02:59浏览次数:

  开云真人原标题:天华25 周年专辑——人、企业、城市,持续发展 《时代建筑》2022年第5期副刊

  首先衷心祝贺天华成立25 周年。25 年前,正是城市建设新时代的开端,天华的创立和快速成长,成为建筑设计院的一股清流。不同于体制内的设计院,天华引领了新的设计理念、新的设计组织和新的设计技术,与城市共同成长,为城市更新做出不同凡响的作品,为城市建筑带来新风尚。

  由于工作的需要,我曾多次参加天华的设计方案评审,体会到天华的设计品质已经是国内的先进水平,深感天华的领导层和建筑师的身手不凡,与国际建筑师的合作游刃有余,设计作品的艺术内涵和技术水准已经成为建筑设计院国际化的典范。

  祝愿走向而立之年的天华有更多的优秀作品问世,有更多的建筑师成为业界翘楚。

开云真人天华25 周年专辑——人、企业、城市持续发展 《时代建筑》2022年第5期副刊(图1)

开云真人天华25 周年专辑——人、企业、城市持续发展 《时代建筑》2022年第5期副刊(图2)

  天华是中国当代民营建筑事务所中最具有城市性的代表之一,在国内的城市发展与更新进程中,天华不止是见证者,更是实践者、研究者。

  对于城市的介入和塑造,不同于那些紧紧扎根于地方文化的实践,天华的城市性表现在大可至城市层面的局域构架,微可观人的丰富感官体验,是一种兼顾城市空间、生活方式、场所精神、集体记忆等物质及精神层面的多维度融合。

  从新天地、大学路到陆家嘴、大虹桥……天华的每一次实践都在为城市塑造一次新的可能性。一个多元互动的社会空间如何在不同的城市尺度和地域形成良性的有机更新而非断裂式的跃进?

  天华作为一个深度参与了中国式造城运动的代表性设计机构,也愿意结合哈佛设计研究生院的课程,提供不同尺度和性质的城市研究样本。透过天华的25 年实践开云真人,我们也许能找出答案。

开云真人天华25 周年专辑——人、企业、城市持续发展 《时代建筑》2022年第5期副刊(图3)

开云真人天华25 周年专辑——人、企业、城市持续发展 《时代建筑》2022年第5期副刊(图4)

  在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建院70 周年之际,天华也迎来了25 周年华诞。在郑时龄院士为《时代建筑》院庆特刊所写的“同济学派的现代性”文章中,进一步明晰了根植于上海城市文化的“同济学派”坚持现代建筑理性精神、博采众长和兼收并蓄的学术精神、倡导批判性和实验性的建筑实践、以全球视野开拓国际合作等办学特征与特色。

  天华的创始人大都是同济土木和建筑专业毕业生,目前60% 以上的天华集团级高管和40% 子公司管理团队同样毕业于同济,他们与其他院系毕业的天华人一起发挥着独特的作用;更重要的是,天华长期所秉持的“科学理性”“现代意识”“专业精神”“锐意创新”等价值体系,不免让我们联想到天华人中的同济“基因”,以及“同济学派”与天华之间所显现的那种强大的内在根系和血脉联系。

  天华同样得益于上海这座城市的肥沃土壤,上海的城市化进程与都市文化滋养了天华25 年来的发展历程。反过来,天华以上海城市为重要实践场域,其创造性与专业性的贡献又在重塑着上海,成为印证和丰富上海建筑与城市辉煌的重要组成部分。天华从上海走向全国,正在融合上海、中国,乃至国际的力量,为建构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上海都市建筑尽显风流。天华在某种意义上是“同济学派”当代演绎的一种生动而精彩的注脚。

开云真人天华25 周年专辑——人、企业、城市持续发展 《时代建筑》2022年第5期副刊(图5)

开云真人天华25 周年专辑——人、企业、城市持续发展 《时代建筑》2022年第5期副刊(图6)

  中国近三十余年来波澜壮阔的城市化建设催生了一批国际水准的设计机构;天华是在市场经济背景下诞生的设计机构,25 年来伴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而成为佼佼者,不但是国内最大规模的民营设计企业之一,而且业绩斐然,为建筑学的城乡实践做出了诸多的贡献。从建筑走向城市,从上海走向全国,从中国走向世界,短短的25 年历程了浓缩了当代中国建筑师的努力和理想的实现。

  天华虽然只有25 年历程,却设立了八大研究中心(在城市更新、居住、TOD、文旅、医养、建筑工业化技术、BIM 技术、可视化技术领域),深入地研究并取得了骄人的实践成果。在数字时代的今天,作为建筑设计企业率先构建数字型企业,推进数字化管理、数字化业务和数字化产品,在打造天华特色的数字化生态系统方向持续发力。

  天华的发展是上海行业的骄傲,在此,我想寄语天华:“ 秉持匠心精神,勇于自我变革,实现融合转型”,我们愿与天华携手奔赴更加辉煌的行业未来。

开云真人天华25 周年专辑——人、企业、城市持续发展 《时代建筑》2022年第5期副刊(图7)

开云真人天华25 周年专辑——人、企业、城市持续发展 《时代建筑》2022年第5期副刊(图8)

  作为中国最早的民营设计机构之一,天华以城市建筑学为线索,沿着聚焦人居与城市的发展主轴,走进了第25 个年头。诞生于中国大规模城市化前夜的1997 年,天华伴随着席卷全国的城市化浪潮,在中国经济的腾飞中一步步走向行业前沿,主动抑或被动地把实践尺度快速地从居住社区延展到城市区域。天华的设计范围也不再局限于建筑本身,而是涵盖建筑、城市、景观、室内等多样化领域,进而成长为一家拥有综合专业、创新团队、国际视野的品牌设计公司。

  建筑和城市都是由各种物质所构成的,而建筑设计行业可以说是高度围绕物质与物理空间来运转的。但与此同时,优秀的建筑设计又绝不能止步于物质性的拼贴,而应试图与空间的使用者产生共鸣。在二十多年的实践里,天华一直致力于通过全过程设计,回应并满足不同历史阶段、不同人群的人本、心理与文化需求。

  天华认为,当前的建筑设计,在打造以人为本的“全体验”方向上,仍有很大的提升空间。而这其中,跨专业协同与一体化设计将成为提升整体体验感的核心。因此,天华制定、施行了一套比国标更高的设计标准,在项目比较早的初始设计阶段就将建筑设计、景观、室内等不同的分工予以整合;与此同时,天华希望带动志同道合的业务合作伙伴,一起重塑全新的工作流程,通过互相协调,减少项目后期各设计阶段彼此间可能形成的壁垒与束缚。某种意义上来说,这既是企业的自律行为,也是对未来建筑师负责制的推行所提前做出的准备。天华的设计团队正是秉持着这样精益求精、追求卓越的工匠精神,攻克了一系列重大项目的技术难题,同时形成标准化的高品质全生命周期设计体系,极大程度提升了设计效率以及空间使用者的亲身体验。

  生活中既有琐碎的日常,也有跌宕的曲折。但也恰恰是这些看似平凡的片段,铭刻成为了人们记忆中的闪光点。因此,建筑设计本身更核心的价值,应该在于穿透物质表面,通过设计的手段与策略,去触及、丰富、滋养人们的精神层面。天华认为,好的设计不该固守刻板的价值评判,也不应拘泥于过去的经典和范式,而应该勇敢地走到人群中去,走到鲜活的生活中去,去探求直达人心的触点,从而贴近、满足人们对理想生活的向往。以设计链接情感与环境,构筑理想生活方式是天华团队的使命。在不同类型、背景、地域的项目设计与实施中,天华对于人本体验与多专业整合的强调贯彻始终。与此同时,在规范化、规模化的进程中,天华也没有让设计流于表面,而是洞悉产品精细化需求,以生活模式和用户体验为价值导向,力求使设计回归纯粹。市场的高度认可在印证这一观念的同时,也突显了天华设计的价值所在。未来,天华也将持续践行对居住、对生活方式、对城市的理解,以设计为切入点,助力城市发展。

  城市是一个生命体,本质是不断的成长。身处其中,建筑、景观、道路等元素仿若一个个散落的“零部件”,以微妙复杂的构建关系组合出了城市这一熙攘庞然的有机体。而设计本身,即是去进行与城市相关的“书写”或“织补”,其过程也是一次对城市精神的再塑。

  如果说建筑设计是天华成长的原点,那么如今的天华已开始从建筑走向城市,逐步转型成为全面关注“城市生活”、助力城市更新发展的综合服务公司。当中国的城市建设理念逐渐告别了以往的单一功能、统一审美,天华也把设计的思考扩大到城市范畴,在满足多样化、个性化、定制化、重品质的设计需求的基础上,加入对于生活状态、人口分布、道路交通、产业结构等城市要素的全面考量。

  其中开云真人,天华更是以综合化的城市设计切入,挑起很多大规模城市更新项目的重担,从建筑单体出发,再将周边城市形态、外部景观环境、室内空间设计予以多元化的整合,弥合了过往单体建筑与城市肌理割裂的问题,以一种更“全面”的姿态重新激活人与街道、人与社区的延续性关系。

  自1998 年上海四明公所牌坊保护项目开始,天华二十余载的设计实践始终心系城市的更新与发展。近年来,上海新天地、陆家嘴、大虹桥、前滩等核心区域的城市更新类项目,都留下了天华在其中“耕种”的痕迹。凭借在众多项目中汲取的经验以及自身的研究积淀,天华在场地环境重塑、外立面改造、内部空间翻新、业态调整及设施更新等方面,以全专业配合的优势,将实践过程中遇到的诸多难点一一完满解决。

  城市更新是动态的演化过程,“历史真实性”是城市更新的核心内涵。多年来,天华积极参与国内的城市更新,探索生活方式和城市价值重塑的策略,并积极倡议城市、建筑、生态与人的和谐共生。在改造中兼顾城市空间、生活方式等物质需求,同时集成场所精神、集体记忆等精神层面的内涵价值,天华将城市更新与生活体验、社会及经济发展目标整合,有序推进、有机演进,重塑生活场景及城市记忆。透过这些案例去做全景式观察,更能于层层肌理中触摸到其所承载的城市主义、人本主义、专业精神的内涵。它们反映了城市的丰富性与开放性,也体现了不同规模尺度的建筑与空间、时间的双向交织,同时展现了天华设计的创新与包容。

  上海是一座开放、包容且创新的国际化大都市。而从上海起航的天华,亦在其创立、发展的过程中以鲜活的实例印证出上述特质。

  设计公司发展的根基在于其开放与创新的程度与能力。天华不仅致力于中国本土的城市实践,更以国际高度作为企业的发展目标,积极推动国际化人才的引进与孵化,同时长期关注国际上的研究课题,在全球范围内与哈佛大学等各高校积极开展合作与学术交流,从而长期、持续地吸引优质人才,并鼓励团队内部的人员交流与思想碰撞。实践方面,天华也积极推动中国设计的国际化推广,与国际上的优秀设计团队开展合作与联合设计,并与UIA、AIA、RIBA、CTBUH 等国际学术与行业机构保持高频的交流与合作,促进行业发展与交流。

  创始人即拥有海外留学背景,天华从创业之初就致力于为天下华人设计师创造一个良好的施展才华的平台,并以独特的本土智慧和国际视野赢得了客户的广泛认可。近几年来,天华亦吸引了大量拥有海外留学背景和工作经验的华人设计师,以及拥有丰富海外生活体验和中国项目实践经验的外籍设计师,从而更好地为全国各地的客户提供扎根本土的世界级服务。2021 年,天华更是首度荣登WA100 全球100 强建筑设计公司榜单,可以说离其成为创意卓越、技术领先、具有国际影响力的设计公司的目标又更近了一步。

  25 年的披荆斩棘,天华的建筑师们用自己的专业精神和职业素养,为城市塑造了一个个具有精神意味的建筑空间,让城市在宏大叙事之下回归日常,展现人情味,也让城市变得更为生动。而在城市建设发展模式已经进入到从外延扩张转向内涵提升、从大规模的增量建设转向以存量更新为主的新阶段,天华的25 年历程或许会成为中国现代建筑发展与城市发展的一枚样本,并以进取前瞻的眼光为未来“中国设计”走向国际开启一条新的道路。

开云真人天华25 周年专辑——人、企业、城市持续发展 《时代建筑》2022年第5期副刊(图9)

开云真人天华25 周年专辑——人、企业、城市持续发展 《时代建筑》2022年第5期副刊(图10)

  当代建筑设计行业已进入“超级品牌时代”,在不断提升的品牌价值中,既包含企业稳健的业绩和较大的增长潜力,也有其持续良好的经营质量和不断增强的品质优势。成立于1997 年的上海天华建筑设计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天华”),与时代发展同步,以使命感与责任感一路走来,在中国城市化的进程中实现了涅槃。从上海启航,业务已扩展到全国25 个城市,拥有30 家子公司,积聚了众多国内外建筑行业的优秀人才近五千人,是中国建筑设计领域发展与变革的见证者和推动者。“天华”二字取“为天下华人翘楚提供发展平台”之意,品牌秉承“引领生活方式,助力城市发展” 的使命,正顺应着时代不断革新,致力于提供业内领先的多元化设计服务解决方案,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设计公司。

  天华是由几位国内建筑设计行业的翘楚和海外留学归国的精英创设,以上海天祥实业有限公司投资成立的高起点、高标准的设计企业。初创同期即获得了建设主管部门颁发的建筑工程甲级资质,是中国首批试点的甲级民营建筑设计公司。

  在成立初期,天华的标志性住宅作品面世,为营造当代中国城市的居住方式及文化提供了范本。2010 年起,天华开始进行全国化布局,业务方向也从住宅设计顺利拓展至公共建筑、景观、室内、城市规划等多专业维度,产品覆盖商业、办公、酒店、文体、教育等各类业态及其综合体,同时天华以城市建筑学为线索,居住和城市发展为主轴,通过城市规划、建筑设计、室内设计、景观设计、技术咨询、建筑审图、建筑工业化技术、BIM 技术、可视化技术等全方位专业服务,为政府和企业客户等提供全面而专业的综合解决方案与全程卓越的客户体验。天华的发展壮大有一个很明显的特点,就是与时俱进,不断调整自身的定位和目标。

  从历史发展来看,作为民营企业,天华长期以来不但将精力聚焦于经营关键业务和市场拓展上,对于企业战略也有自己的独到的管理模式。“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是天华的核心价值观,“爱”是天华的魂,有爱滋养的企业和员工,才能和谐、平衡地发展。随着业务的发展,组织常常随之发生“自发”的变化,这使得公司的发展平台越来越复合和多元。天华通过构建任职资格体系、职业发展通道和合理的激励措施,让组织变化既灵动又有序;同时把人才发展作为重要的战略举措,以人才盘点作为起点,以人为基点,发挥人的创造性并调动人的能动性,共同建构天华的专业平台。在飞速发展的同时,天华对公司的管理方式提出了向信息化、数字化发展的需求。

  在知识管理工作中,天华以内容为核心、制度作支撑,打造地图化、平台化的知识展示平台,实现贴近用户、活力十足的有效管理。天华共建、共享、共赢的知识管理理念有效支撑员工的成长,增强企业的智力资本,在民用建筑设计领域具有行业示范作用。通过协同办公系统来辅助规范企业办公过程,让企业规章制度能够落地,使企业管理更加规范化、信息化、和谐化;为管理决策层提供各种参考数据,提高经营管理决策的客观性和实时性;对流程进度进行有效监控,实现各种业务的透明管理。目前,天华正通过全国25个主要城市的办公网点,打造全过程、无缝对接的建筑设计全国化网络布局,通过资源整合和人才协作,达成跨品牌、跨地域的高效合作平台。

  “大道至简,通变致久”是贯穿天华25 年发展的内核,其中包含了双重要义:一重为“简单、重复”,正所谓“复杂的事情简单做,简单的事情重复做,重复的事情用心做”;二重是“变,变革”,“企业要因时而动,应势而变,通变才能致久”。近两年,天华正逐渐向平台型组织转型,在组织架构设置、激励机制、赋能机制和人才培养等方面,天华始终围绕着“设计、技术、管理”这三个重要方面,以员工发展为导向,在追求实现梦想的过程中,强化责任的担当与创新的激励,以期为每位设计师提供一个公正、公平且极富人性化的发展平台。

  有别于同时代的其他国有大院,天华成立之初就创设了一套非常有竞争力的薪酬体系和激励机制,并在不断完善管理框架之后,移植到了各地子公司中直接使用。分配机制也深刻反映了天华价值观,“薪水与贡献匹配,岗位与能力匹配”,责权利清晰明确:一是高层激励,通过股权激励来实现;二是项目激励,所有人的分配最大程度上和具体经营单元的业绩关联,也能与自身的贡献关联,是最佳的激励状态。这为天华大胆使用新人提供了条件——不拘泥于全才,只要能专注于某一具体领域,系统会在其他方面提供保障。“教练式”管理作为天华一大企业特色,其核心技术和管理人员长期处于比较稳定而精简的状态,能在一线实干,也是天华能持续稳定发展的关键因素之一。所谓“主观为自己,客观为公司”,从另一个角度观察,这也说明了天华的灵活与人性化,真正做到以人为本,释放设计人员的主观性、能动性。

  与之对应,稳定的管理架构和有力的薪酬体系也让天华形成设计、服务的标准化与高效率、精准度。从本质上看,这种平台化激励模式与提倡员工的自我管理,结合天华的知识化管理和培训通道,充分践行“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的人才管理理念,能真正为有理想、有追求、有能力的优秀人才提供一个良好的事业发展平台。

  当数字科技重新定义着未来的世界,“碳中和”的共识必将改变我们的生活。新时代给我们带来了新赛道、书写了新逻辑、建立了新规则,对于建筑设计企业,如何在高质量发展的赛道上实现平稳驾驶、甚至弯道超车,就需要其真正回归“服务人民”的初心,追求“价值创造”的本质。

  建筑设计企业身处存量时代,“双碳”时代,以及持续运行的后疫情时代,在这样三期叠加的复杂、艰难时刻,天华坚持长期主义的战略,持续性地投入技术变革,通过这一系列数字化转型的持续投入,描绘创造出更丰富活跃的城市和建筑空间图景。调整和转变发展方式与节奏,明确前进目标,不畏浮云遮望眼。城市生活的基本理念不容动摇,以新的技术变革,保证城市生活安全可靠,以数字化引领未来美好的城市生活。

  在不断变革的时代背景下,天华也正用实际行动践行“创意与技术完美融合”的品牌理念,以人为本,追求设计作品从概念构思到最终建成的高品质,积极应对行业转型和重重挑战,在公共建筑多元类型和城市设计、城市更新等综合领域上不断积累丰富的经验,多维度提升公司业务、增强综合实力,实现可持续全面发展。天华在建筑设计业务的数字化转型方面也投入了大量的资源:对于设计效率提升,既有数字化底层平台的建设,也有效率化工具的打造,还有流程和信息资产管理与活化等举措;对于设计创作提升,有数字化和人工智能辅助设计、可视化表达与项目管理等相关创新研究和实践;与此同时,天华还在设计中引入众多的理念与技术,运用于城市、社区、健康、教育、娱乐等新生活场景,坚持以变革为杠杆、以创新为动力,针对建筑工业化研究和实践加大投入,重点建设BIM 技术应用、碳中和、智慧城市/ 建筑等创新方向,打造可持续发展、低能耗建筑设计与咨询的强大专家团队,实现产业升级和可持续发展。

开云真人天华25 周年专辑——人、企业、城市持续发展 《时代建筑》2022年第5期副刊(图11)

开云真人天华25 周年专辑——人、企业、城市持续发展 《时代建筑》2022年第5期副刊(图12)

  城市的价值远不仅仅是土地价值,还有对其所承载的集体记忆与场所精神的传承,以及对历史城市景观的延续。建筑师应保持持续更新的现代性觉悟,将城市视为不断变化的有机生命体。

  作为植根于上海的建筑设计公司,天华见证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城市化进程的快速发展,从创立之初便始终保持着积极的城市主义理想。二十余载,天华在综合社区、未来社区、城市更新、城市规划、城市TOD、CBD、办公产业园区等设计领域积累了诸多的项目经验,以国际化大都市先进发展经验为基础,鼓励跨行业多视角的合作,追求资源整合效率的最大化,助力城市更新及建筑落地,实现综合价值最大化的目标。注重城市文化与历史与设计的融合,尊重城市发展在不同阶段的自然规律与需求,是天华城市主义在设计中的体现。

  自1998 年上海四明公所牌坊保护项目开始,天华便着眼于关注城市更新实践与发展。城市更新是动态的演化过程,“历史真实性”是城市更新的核心内涵。“城市更新需要不断地满足生活的需要,不断地与时代发展的特点相结合,这样,城市才会成为人们向往的居住地。”天华集团董事、总建筑师黄向明如此说道。

  正如“新城市主义”所推行的规划理念,如今的城市更多地追求一种多元混合的形态。面对近年来城市产业集约化发展升级的趋势,天华从通用产业园、总部+ 新生产、新科技等类型维度出发,考量在地关系、企业品牌、科技与工艺流程、运营维护层面空间设计的方式与价值,致力于实现城市产业与城市生活的有机结合。

开云真人天华25 周年专辑——人、企业、城市持续发展 《时代建筑》2022年第5期副刊(图13)

开云真人天华25 周年专辑——人、企业、城市持续发展 《时代建筑》2022年第5期副刊(图14)

  25 年来,天华一直围绕着人的不同生活场景,深度探索建筑设计与人的关系。长年深耕居住设计领域的天华坚信住区设计应回归生活的本真,伴随中国城市发展与居住理念演进,二十余载始终引领着生活方式的先进方向,从国际社区、Art-Deco 公寓、现代院墅,迭代演变至知识社区、科技住宅新理念……天华在每一次设计中珍惜每一块土地,与合作伙伴一起思考中国式居住模式,打造让每个人都觉得体面的家,不断迭代进化,和城市一起思考属于中国的居住品质。

  天华将整合性的专业领先建筑设计方法、独特的场景空间体验、原创的建造性融合,形成极具市场吸引力的高端设计体系标准,长期以来与万科、金茂、中海、华润、保利、仁恒、融创、瑞安等顶级开发商合作,研发及设计成果在万科翡翠滨江、金茂府、华润二十四城、保利天汇、仁恒公园世纪、融创壹号院、瑞虹新城等市场主流高端设计产品系中广泛应用落地。

  天华坚信住区设计应回归生活的本真,通过体验与整合的理念诠释设计价值,探索引领未来的生活方式,打造新一代综合社区,为提出更优的生活需求解决方案做好准备。在如今房住不炒的新常态下,天华又将积淀了20 多年的经验提炼,提出新的企业设计标准——黑标。黑标系列产品线已形成了城市精神、假日哲思、东方礼遇、经典致敬、曲线未来等多种品类,并结合实践项目,不断地总结迭代。

  天华的设计实践植根于上海滨江发展的城市发展脉络,在上海“一江一河”战略指引下,天华的住区设计实践也大量坐落在浦东前滩、陆家嘴滨江、浦西徐汇滨江、黄浦滨江等地区,以及苏州河两岸等上海重要的滨水高能级发展区域。天华与万科、绿地、大悦城、浦发、华发、仁恒、融创、龙盛、陆家嘴等开发商长期合作,追求高端住区设计能力的不断升级,产品涵盖精品住宅、城市更新、综合社区、租赁住宅等多种类型,为上海江河两岸的天际线添赋新一代生活美学。

  在传统居住需求之外,天华更关注人的全生命周期需求,“幼有所养,住有所居,老有所依”的美好愿景贯彻在设计工作中。在配套教育建筑、九年一贯制教育学校、K12 等学校的设计实践中,天华积累了丰富的经验,试图通过一些富有想象力的空间创意,为孩童、学生提供多彩多样的可能性,唤起场所的精神与价值,并通过各种技术的配合,让这些创意能够得到全面的实现。

  为了让青年人住有所居,天华积极响应政府推进保障性住房建设的号召,通过设计实践+ 研究总结+ 参编规范,多年来开展了大量落地项目实践与前瞻性研究,并主持编制了《上海市租赁住房设计导则》,结合市场节奏与规律,开拓外部合作资源与平台,为保障性住房项目全周期的调研、设计、建造、乃至后期运营和评估提供系统而专业的服务。

  而面对人口老龄化时代,天华医养团队则从中国老年人的切身需求出发,全面拓展居家型、机构嵌入型、专业机构型等养老市场,研究更体系化的适老设计标准,为改革开放的第一批建设者带去更幸福的体验。

  建筑设计应该立足于解决综合性问题,建筑的落地性也是项目管理中最艰难的部分。新材料、新技术的广泛应用,正对当代设计人员不断提出更高要求。对专业技术的不断打磨与精进是天华保障设计全专业、全过程落地性的关键,也是天华能够在不同发展时期始终保持全程卓越客户体验的秘诀。

  拥有全专业的综合设计团队,使得天华能够迅速拓展不同建筑业态及类型的设计市场。从住宅、社区配套到商业综合体、超高层建筑、TOD、大型文化公建、科研产业综合体,天华服务的范围、规模和难度也在不断攀升。天华已经参与近20 座超过200 m 的超高层项目设计,并在全国多个城市均有建成案例。

  天华一直在追求基于精确建造技术和创新研发的可持续建筑,天华的建筑工业化及可持续化进程早在创立之初便已开展,并在多元应用场景的业务领域中做足了技术储备。天华是国内最早运用装配式技术的设计单位之一,如今作为全国装配式建筑产业基地,天华在全国多地都设有装配式深化设计团队。2011 年,天华设立BIM 正向设计团队并逐步向全集团推广,同时拥有自主研发的BIM 正向设计协同平台及轻量化三维图形引擎,能够大幅提升BIM 设计效率和质量。2021 年,浙江大学—天华BIM 联合研发中心正式揭牌成立。在迎合双碳目标上,天华经过多年积累,长期秉承“用科技和品质再造建筑服务格局”理念,在绿色建筑、低能耗建筑、低碳城市规划方面具备良好的设计与咨询经验,并组建专业的低碳可持续咨询团队,形成完整及高效的可持续设计产业链。天华将减少建筑碳排放这一理念深刻地植入到建筑的设计追求中,为客户提供超低能耗建筑、近零能耗建筑,甚至零能耗建筑的设计与咨询。

开云真人天华25 周年专辑——人、企业、城市持续发展 《时代建筑》2022年第5期副刊(图15)

开云真人天华25 周年专辑——人、企业、城市持续发展 《时代建筑》2022年第5期副刊(图16)

  城市公共空间是人们交往生活的最佳场所,而好的公共空间也会使使用者有更好的空间体验与交往生活。中国城市公共建筑及综合体进入新的时代,开启新的篇章,在多元世界、多元文化的融合过程中,天华的建筑师们以多元的设计精神,用设计构筑多元生活,成就生活的多元哲学。尤其是在众多商业空间、文化商业空间、综合体、文旅空间、景观空间等复合功能的社交空间中,赋能都市社交体验。

  城市是生活场所的集合地,这些场所构成了人民的城市记忆。天华认为建筑师既是场所的塑造者,也是参与者,需要切换两者的角度。在实践中,通过实地考察、场地调研、文化挖掘等方式,一步步推演出最佳的建筑方案,基于社会责任感和对设计品质的执着追求,立足于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在最大程度上满足城市、人与建筑的需求。以天华全过程设计项目苏州高新区文体中心为例,在建筑、场地和自然环境的融合中,设计师让日常的体育活动与文化交流、音乐欣赏与生活交织在一起,成为苏州高新区居民的一种生活方式,以现代简洁的几何形态空间组合构成了场域中内外空间的一种拓扑共生的关系,将苏州园林空间相互转换,与室内外空间相互渗透,在城市的公共尺度上创造了对传统江南文化和当地生活方式的现代性思考的转译。

  天华与华润、万科、瑞安、信德、龙湖等开发商一起,为全国多区域及城市设计建成了MALL、商业街区等多种形式的商业综合体。通过设计创造超越庸常生活的特殊方式,让商业空间所营造的场景感与社交生活中的叙事感碰撞融合,寻找人们日常生活与商业空间相结合的全新机会,以此开启新的城市活力中心。

  旅居酒店空间方面,天华在各地也有许多项目实践。设计需要为空间寻找更多驱动点,“酒店+” 的业态组合也为这一传统领域提供了更多的契机。天华除了汲取在居住领域的长期沉淀,更会融汇多年来在各个地域和各项领域的丰富积累,将包括商业、会务、文旅、观演、康养在内的多维度实践和思考围绕酒店领域进行充实并赋予其新的定义。

开云真人天华25 周年专辑——人、企业、城市持续发展 《时代建筑》2022年第5期副刊(图17)

开云真人天华25 周年专辑——人、企业、城市持续发展 《时代建筑》2022年第5期副刊(图18)

  作为中国民营建筑设计院中规模最大、专业门类最全的综合设计服务公司之一,天华始终站在中国城市建设的最前沿。在这种高速成长的背后,天华如何挖掘与创造设计的源泉?如何形成一种制度化、常态化、规范化、长效化的机制来培育团队?

  时值天华成立25 周年之际,《时代建筑》编辑部通过“全景式扫描”,深度采访了天华的创始人、核心管理团队、子公司总经理、总建筑师等多位具有典型代表的天华人,聚焦属于天华的“前沿探索和专业实践”。

开云真人天华25 周年专辑——人、企业、城市持续发展 《时代建筑》2022年第5期副刊(图19)

  天华集团荣誉董事长黄鼎业教授是天华首任董事长,曾任同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院长、同济大学副校长。回顾天华的成长史,黄鼎业教授将企业25 年的持续发展与壮大归功于优秀、专业的核心高管团队对天华的引领,特别是天华的发起人和“缔造者”赵允良博士的掌舵。“他知识渊博、纵观历史,总是能及时踏准时代发展的脉搏,是高瞻远瞩、运筹帷幄的将帅之才。25年来,在他的带领下,始终团结和睦的创业团队成员,不仅在工作上目标一致、成为黄金搭档,还为员工、为企业不断创造发展机会、升级扩大天华的平台。”

  “当前中国的城市化率已经达到比较高的状态,老龄化在加深,中国土地价格和房产的价格20年翻了四番后,其需求、市场、疫情、外部环境的快速变化,让所有的设计企业都面临严峻挑战,设计更是需要高质量的发展,来适应房地产拐点后的新需求。天华早在10多年前就开始布局全国化、多元化的发展路径,为应对现在的挑战提供了非常多的可能性。在赵允良董事长、乐星副董事长及董浩风、徐樑、柳玉进、黄向明、刘磐等领导团队的带领下,天华一直走在行业的前列,并积极响应国家政策,在城市更新、可持续发展、双碳目标等方面积极实践,在数字化与新科技研发和运用上也投入非常多,实实在在地为城市的建设与发展做出贡献。”

  “天华作为一家民营设计公司,多年来为社会提供了大量有影响的优秀作品,同时培养了很多人才,孵化出不少具有国际视野的创新团队,为社会提供了很多的就业岗位,很令人自豪。天华非常关注Z 世代员工人生观、发展需求等,为未来设计的持续创新也未雨绸缪地做了不少筹划。同时,在校企合作方面也非常注重,比如大力支持同济大学的科研项目、连续10 多年支持8+ 联合毕业设计等等。未来天华不仅会做好老本行,发展新能力,还要进一步在国际上提高影响力,成为与国际一流设计企业同台竞争的优秀企业。”

开云真人天华25 周年专辑——人、企业、城市持续发展 《时代建筑》2022年第5期副刊(图20)

  上海天祥实业有限公司董事长、天华集团董事长赵允良先生是天华的发起人和缔造者。1984年,赵董事长从同济大学毕业后即赴美留学,在美国从事设计和研究工作,期间始终关注祖国和亚洲经济发展。看到亚洲四小龙的飞速发展后,他坚信改革开放的中国将更加繁荣。国内大量土地尚未被开发,建筑业将成为城乡建设、民生改善的重要支柱产业,未来必将会有更好的发展前景。1993年,赵董事长决定响应国家号召归国,回到阔别近十年的上海,并成功创立了包括天华在内的几家运营良好的城市建设领域相关业务的公司。

  对天华企业发展布局的高瞻远瞩源于赵董事长的历史全局视角和对经济发展史的研究,并且他也能够对社会和企业发展有宏观的理性观察、分析和预判。这也形成了天华企业管理的战略基因,在业务布局及建筑工业化、养老、租赁住宅、数字化、双碳等领域提前启动研发和投入。赵董事长归国后即成立了公司,与体制内大院合作在上海设立分支机构,当时有约70位员工。因为将业务定位为全过程设计,赵董事长带领创始团队第一时间抓住政策红利向建设部提交民营设计资质申请。在上海市建委和建设部对留学归国人员创业的大力支持下,上海天华建筑设计有限公司于1997年创设,同期获得了建设部颁发的建筑工程甲级资质,成为中国首批甲级民营建筑设计公司之一。

  赵董事长为天华的愿景和企业文化定下了基调。天华创立的目标是打造一个优秀的设计模式,随着天华形成自身优势, 再慢慢携成熟模式向全国推广,并继续向更高的目标迈进, 着力打造具备全球知名度和影响力的设计品牌。天华始终以“引领生活方式, 助力城市发展”为使命。在历史上,中国的生活方式曾经具有世界级影响力。当中国的生活方式能引领全世界时,中国企业才更容易在国际上获得充分的信任。引领生活方式的任务很艰巨,也是天华全球化面临的挑战。

  赵董事长认为建筑设计公司作为典型的智力密集型企业,优秀的专业人才是第一生产力,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因此他邀请了几位在同济大学和建筑设计院都有相当经验的精英,一起组成了天华具有先天优势的创始团队。设计公司应成为人才聚集高地,所以天华首先要尽可能地网罗人才。他对专业人才的重视也形成了天华的企业人才观。

  寄语:很幸运能把这么一个和谐的团队组在一起。我们每个人的能力都不同。一个团队要想走稳、走好、走远,成为一个健康、高效、有战斗力的团队,每个人都发挥着独特的作用。企业的本质是为客户创造价值,用自己的产品满足时代的需求。天华还很年轻,仍需要勤恳守拙、踏踏实实做好每一项工作。

  我们希望把天华做成全国一流、有一定规模的设计公司以后,能够实现在全球市场的品牌知名度。要达到这个目标,必须要跟上时代的变化,这也是我们对数字化、自动化、智能化不断投入的原因。目前,在设计全流程数字化方面,中国同行与西方国家的发展程度几乎同步。随着中国的不断发展,我们希望未来可以超越欧美国家的设计公司。

开云真人天华25 周年专辑——人、企业、城市持续发展 《时代建筑》2022年第5期副刊(图21)

  上海天祥实业有限公司总经理、天华集团副董事长乐星是天华首任总经理。乐总1992 年进入同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用差不多4 年的时间,与当时的管理团队一起把设计院的营业额翻了四番,参与了同济院企业化改制、营业方向调整等重大管理改革。乐总同样看好整个行业,并希望探寻行业发展的更多可能性,在赵董事长的邀请下,他带着丰富的管理经验加入到天华的创始团队中。

  乐总奠定了天华的市场和设计基因。他从设计企业长远发展视角强调没有独立资质很难建立品牌与持续的发展,极富远见地与赵董事长和创始团队为天华申请到了首批民营建筑工程甲级资质。在1997年天华创立后,中国民营经济快速发展,天华成功搭上了这班始发车。

  在最初设定公司发展战略和市场定位时,几位创始人考虑到作为一个刚刚起步的民营设计公司,不应在竞争最激烈的领域与当时强大的竞争对手直面对抗,必须“错位竞争”;同时他们前瞻性地预感到中国城镇化进程开始加速,中国住宅建设市场将会迅速崛起。1998 年正是中国住房制度开始从国家分配向商品化过渡的起步阶段,市场需求还未释放。于是天华选择了当时尚未引起足够关注、国有大院视为“鸡肋”的住宅设计领域。

  在天华创立伊始,乐总就强调天华的胜出必须在于切入市场创造商业化价值。由于所属的天祥集团布局了整个房地产产业链,天华除了研究设计,也很会研究市场,是一个特别市场化运作的公司。在1997年爆发亚洲金融危机的市场背景下,天华积极参与到客户的产品定位与设计里,帮助客户去思考市场问题,主动在设计中考虑运营效果,帮客户解决问题。另一方面,天华始终把项目放入城市中去思考,始终坚信每一座城都各有自身特色的生活方式,引导客户真正融入城市生活。处理好城市与项目之间的关系,在城市发展的时间和空间中,建立项目、城市和人之间的良性构架,这些天华设计的基因始终是存在的。高水准的专业人才起点、精准的管理决策、独具匠心的设计理念,使天华设计的金桥碧云别墅、碧云公寓、汇龙新城等几个标志性项目相继引爆市场成为经典。

  站在天华创立的时间点上,各行各业的工业化及标准化发展程度较低。要打造成功的平台化设计企业,提供的产品不单单是要合格,还必须超越业界标准。25年后的现在,天华依旧在探索制订和提升自己的普标和黑标企业设计标准,多维提升设计的品质。由于创意新、服务好,客户的集中度非常高,成熟、高端的客户也有助于企业提升,与客户相互促进造就了天华在住宅领域的领军地位,同时也形成了设计、服务的标准化,形成了天华住宅设计的高效率、精准度。

  寄语:我们成立至今一直在坚持不断地强化问题导向,坚持抓住要害、聚焦发力、持续用劲;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永远是在找最好的办法解决难题。可能这样一种理性的思维是天华基因。

  未来对中国,不单单是对我们,而是对每一个设计公司可能是有两个最大的挑战。

  第一,因为随着中国的城市建设,达到了一定的水准之后,包括生活质量达到一定水准之后,会有很多新需求、新业态,也就会有新的建筑形态产生。我们大多数业态标准都是从西方引进,包括购物中心、公寓等。随着中国的生活水平提升,我们会创造出新的业态或者市场。未来谁能够做出应对新业态、有说服力的建筑,对建筑师来说是一个挑战。所以,这是中国的一个机会。我们在住宅领域已做了些模板,天华对整个中国住宅建设有一定贡献。今后在这些新的业态里,希望也有天华的贡献。

  第二,我们一直在说建筑是个很古老的职业,其实用的工具也非常古老。丁字尺和三角板限制住了很多过去的建筑。当工具产生变化的时候,建筑师有没有能力去使用新的工具?比如一些数字化、智能化的工具,这成为对建筑师的第二个挑战。我们也在做这方面的努力,整个建筑业可能在今后几十年会有很大的变化,希望在数字化重构以后的建筑业中,天华的设计师依然能够掌握这些新的工具。同时,希望中国能够持续发展,我们能用新的工具解决新业态的问题。

开云真人天华25 周年专辑——人、企业、城市持续发展 《时代建筑》2022年第5期副刊(图22)

  天华始终深信,一个伟大企业真正的生命力必须来自源源不断的内生性人才,人才发展是唯一持久的推动力。对于在人力资源体系的绩效管理和人才激励方面取得的成功,天华集团董事、总经理柳玉进将此归功于从创立之初就制定的、有别于国有企业的、非常有竞争力的薪酬体系和激励机制。这种机制让天华在面向市场时,从人才、设计创意、客户服务几个方面能同时发力。

  “ 人、企业、城市,持续发展”是天华的企业愿景。天华创立之初几位创始人就确定了,不会把天华变成具有个人风格的设计院,要实行市场运作打造企业,重要的是要能够让更多富有才华的优秀设计师都能在这里工作。这是天华从一开始就确定的企业价值导向,因此以“为天下华人翘楚提供发展平台”为己任,注册了“天华”的公司名称,以高于当时市场所需的人才团队和技术实力提供更好的设计服务,同时,建立长效的员工激励机制,照顾到所有员工短期、中期、长期的不同层面的发展需求。“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是天华的核心价值观。

  天华的哲学是“易”,一重意义是“简单、容易”,“大道至简”“复杂的事情简单化、简单的事情重复做”;一重意义是“变,变革”,“通变致久”“审时度势,因时而动”。纵观25年的发展,从某种意义上说是“简单重复”和“应势而变”成就了今天的天华。知识型组织、高端人才是自我激励、渴望公平的。天华不是靠各种规章制度去限制员工,而是设定好定位、职责、利益、前途,让每个人都会为了自己的未来和理想而努力,真正做到以人为本,简单透明,释放设计人员的主观性、能动性。因此,多年来天华的核心技术和管理人员都比较稳定而精简,管理层非常高效,而且都是实干家,高管基本上都在一线带队伍。这是天华能持续稳定发展的关键因素之一。

  随着天华业务的发展,平台越来越复合和多元。建筑设计行业管理的本质就是管人,天华的人力资源设计让组织变化既灵动又有序,同时把人才发展作为重要的战略举措,充分践行“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的人才理念。

  寄语:期望我们的员工能够持续发展,我们企业得到持续发展,能够帮助我们所服务的城市持续发展。

开云真人天华25 周年专辑——人、企业、城市持续发展 《时代建筑》2022年第5期副刊(图23)

  天华集团董事、总建筑师黄向明是天华设计的领航人。留学欧洲的经历对黄总形成后现代和批判前现代性的思维模式有很大的影响。他不单单把建筑设计理解为做个形式或者做个空间,而是从背后的社会成因去解读城市,从多维度去思考发展问题,当面对一个社会层面的需求或者特点时,也就绝不单是形式问题了。黄总认为建筑师不是妥协了,而是把一件事情从现象上升到逻辑。其实,天华的设计自始至终注重社会价值、顺应时代变化,不是简单地把“风格”作为建筑的第一需求,而是从设计的第一需求出发。站在城市主义的角度,从环境的整体性出发,再解决自己的问题,需求与形式两者结合起来,设计必须是包容的,甚至是为两个不能对话的新旧建筑建立起对话。这是天华对城市主义的理解,也是对生活方式营造的理解。天华倡导以人为本、人本主义。人是由其生活、活动、行为构成的。在信息多样化的今天,各种各样的价值观时刻冲击着人们的思想。“人本主义”的需求改变促使设计理念也随之转变,会需要建筑与周边城市形态相融洽,城市空间与建筑的延伸交融,用当代建筑语言为城市更新注入新的活力。人是城市的灵魂,设计营造的是适合人的生活方式。

  在设计质量管理方面,天华通过流程化的设计质量管理体系,从方案设计、施工图设计、专项研究、设计师考核、内部奖项评定、知识资产沉淀等维度全面把控设计质量。设计管理例会分为设计例会(建筑方案)、技术例会(建筑施工图)、专场例会(规划、景观、室内)三类,按固定频率举办,进行最新项目、重点项目的设计交流、技术攻艰与专项研究成果分享。连续约十年在企业内部举办天华设计大奖评选,旨在传递企业价值导向、提升设计品质、促进发展和进步、鼓励探索创新。天华设计大奖共设置七类奖项,兼顾方案原创创新和技术突破,最终经过外部邀请的政府、学界、业界等各维度专家组成的评审团多轮严格的综合评审,产生获奖作品。自2014 年起将人才晋升考核与创新研究联动,每年举办2~3 期设计周,限定时间完成特定的、探索性的设计命题,鼓励具有原创性和内涵并对生活方式和功能空间具有独特理解及创造性应用的设计,鼓励综合思考并积极应对城市关系、探索研究前沿趋势及细分领域的无限可能性。

  为企业在细分领域逐步达到国际一流水准,持续发掘、引入国际化、专家级人才,天华制订并实践了多品牌战略,从架构搭建、规则制订、管理实施,培育直至子品牌正式创立和步入运营正轨。天华的各个设计子品牌拥有精准的品牌定位和优势明显的业务领域,落地了各自的代表作品,收获了诸多专业奖项,逐渐成为各自细分市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头部设计机构。

  寄语:期望我们在二三十年里面积累起来的知识和能力,能够变成一种可以普世化或者全球化的经验传承下去。

开云真人天华25 周年专辑——人、企业、城市持续发展 《时代建筑》2022年第5期副刊(图24)

  天华在中国民营建筑设计院中已是规模最大、专业门类最全的综合设计服务公司之一,提供着全方位、全过程的设计服务。在25年中,天华能够在保障设计质量的前提下保持较高的成长速度,并在客户和同行中赢得口碑,其企业标准、协同系统等都功不可没,皆源于趋势研判下的企业基础建设提前布局。核心高管团队近两年达成一个共识,将天华的核心竞争力之一聚焦在“数字化”。

  天华集团董事、常务副总经理刘磐认为,天华数字化在业内“走得比较靠前”。天华的品牌理念是“创意与技术完美融合”。从创立之初,天华的定位就不只是纯粹做一家设计师事务所,而是全过程设计落地的公司,天华的数字化实践也正是起源于此。天华坚持要做建筑理念的探索和实践,也要在技术上保障理念能落地。所以要护航天华全过程设计高质量交付,除了从人才、设计创意、品控、客户服务同时发力外,天华坚定地持续大力投入数字化建设。

  天华从2006年起将数字化作为战略性的投资,2016年开始把整体思考的方向和实践直接从二维转到三维战略。在这个过程中需要多试错,多尝试,所幸在这个阶段天华在国内走出了一条数字化的“新道路”。天华的数字化建设不但在施工图设计上发力,技术层面领先,同时也在方案设计层面做全面的数字化布局。通过全BIM 的形式,完成施工图的标准化、模块化,提升效率,也与实施EPC、工业化装配式建造建设模式相适应。传统施工图设计在天华也走出了新的模式,由天华主导的自成一体的作业体系是天华技术板块的核心竞争力之一。

  天华内部有一句话“简单的事情重复做”。首先,做专业化的分工,把任务拆解,借鉴医院的模式把专业分工越分越细。在专业化分工的情况下,再追求最高的质量和效率。专业化分工拆细了以后会产生几方面问题:一是必然导致交界面多;二是从业者职业通道如何解决;三是管理难度加大;四是相较在其他企业员工学习成本的增加。解决以上问题的第一个基础条件是规模,足够规模可以保证细分下来的每一项分工都足够大,团队自身有很多通道,解决职业规划的问题。而有了规模化以后,就需要引入体系化和流程化,最终需要由数字化推进落地,实现企业进一步的发展。

  寄语:企业其实是跟着国家大势发展到今天,未来我们也希望能够继续随着国家的成长强大,同步增长。同时,也希望我们作为企业和个人,能够对国家的成长贡献出独有的力量。

  王峻强 天华集团机电总工程师,碳中和研究院零能耗建筑研究中心总经理,碳中和研究院碳资产管理研究中心总经理

  薛丛余 天华可视化技术研究中心总经理,天华集团方案数字化研究中心总架构师

  李伟兴 天华集团结构副总工程师,天华建筑工业化技术中心主任,上海天华结构副总工程师,教授级高工

开云真人天华25 周年专辑——人、企业、城市持续发展 《时代建筑》2022年第5期副刊(图25)

  随着城市生活的可能性变得更加多元,天华对市场与设计的敏锐性使其能够及早地开展行动,以抓住未来发展中的机遇。对内,他们积极拓展人才储备、拓宽人才发展道路,并依托于丰富的实践积累,善用研究的方法形成自我更新。对外,他们将前瞻性的视角延伸至更广泛的城市问题,长期与国内外一流高校开展基于市场与实践的产学研合作,同时积极发掘行业热点,在双碳战略驱动下主动探索建筑设计行业与企业可持续发展的方向。天华走在一条内生与外延的可持续发展道路上,为未来的行业变革与升级做好了准备。

  基于丰富实践与市场导向的研究是天华内生发展的动力源。2016 年起,天华逐步成立八大研究中心,理论和实践双轮驱动,组建专家团队,结合多年积累的丰富设计经验与前瞻性的研究实力,面对未来20 年的城市问题积极开展研发探索,与高校、行业伙伴开展广泛的合作,并持续将研究成果应用于设计与工程实践,逐步建立起行业引领地位。

开云真人天华25 周年专辑——人、企业、城市持续发展 《时代建筑》2022年第5期副刊(图26)

  与其他设计公司相比,天华的人才孵化路径更加多样,管理与专业发展双轨并行,并通过管培生、优秀学子等针对性的培养计划,组建内部青年人才队伍。2018 年,天华建筑创作工作室THDL 成立。作为专门为青年建筑师量身打造的研究型设计工作室与孵化器,THDL 由天华集团总建筑师率领,为优秀的国际化青年人才架设发展通道,让创新的理想与专业的提升相辅相成。THDL 在短短几年间已成功孵化出多个独立设计团队,让创新研发与实践落地相结合。

  THDL 通过拥抱新的技术、新的语言和新的工作方式在传统建筑类型基础上,试图寻找建筑在中国城市面貌中的新价值。同时,THDL 也开拓探索了科研空间等新的项目类型。成立至今,THDL 的多个落地项目获得了A+ Awards、THE PLAN AWARD、World Design Awards 等国际设计大奖。

开云真人天华25 周年专辑——人、企业、城市持续发展 《时代建筑》2022年第5期副刊(图27)

  天华连续多年与哈佛大学、宾夕法尼亚大学、清华大学、同济大学、东南大学等国内外顶尖高校或科研机构保持长期紧密的联合科研与课题合作关系,在天华的国际校企合作进程中,对人居环境、城市与建筑等相关议题的专业化探索从未停歇。自2020 年起,天华向同济大学土木工程学院连续五年捐赠科研基金,并委派天华内部专家与高校专家通力合作,双方共同开展建筑工业化技术及结构工程领域课题的创新研发与工程实践。同时,天华坚持连续十余年以唯一的企业合作方身份深度参与全国建筑学专业“8+”高校联合毕业设计,积极向高校基金会捐赠校企活动基金等,持续践行社会责任,为高校学生提供职业化的帮助与指导。

  随着近年来城市的高速发展,未来的城市样态变得愈发难以预知,而天华所能做的就是尽己所能试图去探索更美好的城市可能性。

  天华对于城市与建筑设计的思考是人性化的、理性的、面向未来的,天华希望激发和鼓励每一位年轻设计师的创造力和梦想,培养和寻找未来的世界级建筑师。相信通过天华的努力会打造出每个人对“城市生活”的情感寄托,为中国城市发展带来全新动力。

  今后,天华将继续积极践行社会赋予的责任,为高校学生提供职业化的帮助与指导,为更多有理想、有情怀的未来建筑师提供发挥潜能的舞台。

在线客服
联系电话
全国免费咨询热线 +86 0000 88888
  • · 专业的设计咨询
  • · 精准的解决方案
  • · 灵活的价格调整
  • · 1对1贴心服务
在线留言
回到顶部